`
hellowiki
  • 浏览: 32136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lixiaolaiblog--zz

阅读更多

转帖自http://www.lixiaolai.com

一辈子给自己打工

by 李笑来 on 2010/03/18

in 思维工具,想明白(系列)

人有两种,“为自己打工的”和“给别人打工的”。每次我这么说的时候,得到的反应就几乎都是一样的:“给自己打工的是老板”,“给别人打工的是马仔”……

“发工资”本身,并不见得就一定说明发工资的人就是老板;例如,这世界有很多老板不善管理,能力欠佳,所以在他最终倒闭之前,本质上来看“他一直在给员工打工”……同样的道理,严格意义上来讲,“领工资”本身并不意味着领工资的人就是“给别人打工的”。

“老板发工资”只是一种说法,也许更准确的说法是“老板购买你的劳动”,或者反过来,“你把你的劳动成果出售给老板”。老板不傻,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购买价格合理的“劳动成果”(一次性交易)或“劳动力”(阶段性交易)──如果他一直支付过高的价格,他最终会赔本;如果他一直支付过低的价格,那么他最终会什么都买不到……反过来,出售劳动力或者劳动成果的人同样不傻,希望能用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成果换取合理的价格……

如此看来,老板也好、员工也罢,这只是一种普遍接受的身份标识而已。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板,都要自己为自己负责。无论是“发工资的人”还是“领工资的人”,某种意义上是平等的交易双方而已。可是,并不见得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老板”这个简单实事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劳动成果的实际价值又如何确定呢?这里面有两种思考方式在起作用。第一个是“基于表象的思考”。人们总是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价值(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子,甚至自己的朋友[1] ),所以,出售一方总是有意无意地“高估”自己产品的价值;反过来,收购一方会刻意地低估要买的产品的价值。

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基于实质的思考”。工作环境,即我们常说的平台是有价值的──而且好的平台价值不可估量。尽管现今这个世界,个人越来越容易生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类的整体发展,平台(换个说法就是许多人构成的小社会、小团体、或者用不带任何色彩的词,就是“工作环境”)的力量也越来越大。如果你在平台上做事,那么你的劳动成果就有一部分,甚至可能是绝大部分,不是属于你的,你自己根本没办法生产出的。这是绝大多数人一不小心就忘了的事情。

大家可以想象得出来,后一个原因更是许多人“高估自己或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价值”的根本原因。我自己就曾经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工作许多年,在那过程中,见过无数人仅因思考质量而导致对自己过分高估,进而做出许多失误的决策,再进而后果相当不堪。

不过,更为关键的并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想清楚的这一个层面。更为重要的是,“为自己打工”的心态。给别人打工,这种心态又如何做到不斤斤计较?为自己打工,又如何不任劳任怨?老板购买劳动力,一定希望能够买到超值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但他做不到买到的全都是超值的──这是市场规律。你出售劳动成果,当然想高价售出,这还是人之常情,但显然不可能总是做得到──这还是市场规律。当年我在新东方教书,一进去,第一学期下来,学生给老师打分,我的平均分是最高的。可是到了第三个学期,我才拿到最高的工资。但这并不是我亏了。1) 那个平台很大,所以它放大了我的劳动成果;所以,即便我看起来拿得少,事实上可能已经很多了,只不过我自己目前没办法估算而已;2) 那些评分没有我高,却比我拿更多工资的人,并不见得是“捡了便宜”;事实上,更合理的解释是起码他们参与了后来我受益的那个平台的建设。而后来我工作表现一直最优秀,也就是说,老板购买我的劳动力一直最超值;可他也没给我涨工资,因为我的课酬已经“封顶”了。不过,我还在拼命工作,不是为了更多的钱,只是因为我是“给自己打工的人”。常年创造超值成果的人,除了工资之外,还有更多更有意义的收获,比如赢得尊重,赢得友谊,这些积累,最终都是自己的,这些是老板买不去的──事实上,是谁都拿不走的,哪怕就算是你自己想卖出去也做不到,一个人没办法出卖尊严和友谊。

这就是“给自己打工”和“给别人打工”的区别。事实上,更大的区别在于这两种人的创造力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给自己打工的人是主动的,时时刻刻主动;给别人打工的人是被动的,时时刻刻被动──他们怎么可能相比?

我常常看到很多人“以为自己很努力”,可是“事实上却一直在混日子”。观察了很久,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是因为他们是“为别人打工的人”,他们从来都不主动努力,他们从来都是被动做事,他们觉得他们的“投机”策略非常成功,他们甚至从未觉得自己在“投机”,从未觉得“自己在占小便宜吃大亏”,从来都觉得“自己已经很辛苦”,从来都觉得“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尽早改变自己的态度吧,这一点点态度上的转变,会引发革命性的变化。如果说它是导火索,那么其后的爆炸,只不过是自然而然应该发生的事情而已。

人生是一场长跑,但你想明白了么?

by 李笑来 on 2010/03/21

in 1800小时 - 高中两年慢跑冲进美国名校,思维工具,想明白(系列),留学问答

人生是一场长跑,但你跑对了么?

人们常常处于不切实际的状态的同时又全然不自知,这往往是一切失败的根源。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最终几乎都可以归结到思考方式的差异上。错误的思考方式以及最初错误的认知,最终导致错误的做法,错误的感受,错误的结果。

如果说,“留学申请就是一场长跑”,这个类比好像谁都可以瞬间接收,并且好像能够彻底“明白”。真的么?长期的观察大量的沟通(与学生、家长)告诉我,大多数人彻头彻尾地误解了这个类比。而这样的误解,最终导致无数错误的决策──当然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我们平时所见的长跑,也许是两千米,也许是两万米;然而,比赛的距离是固定的,看谁跑得更快,看谁能最先跑到终点。也就是说,比的是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跑完规定的长度。

然而,留学申请的本质,尽管也可以称作“长跑”,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这种“比赛”之中,大家比的并不是“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跑完规定的长度”;实际上,大家比的是“在同样长的时间里谁能跑得最远?”。仔细想想吧,这两种理解之间的巨大差异,再想象一下这两种理解对后继决策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影响。

采取第一种理解的人,基本上总是处于浮躁状态。他们的思考方式处处都是漏洞,却又全不自知。凭什么假定自己的起点与其他人是一样的?同样是去参加TOEFL、SAT考试,同样是“花了六个月时间准备”,成绩就可能一样么?肯定不会,因为每个人的起点全然不同。又凭什么假定每个人──尤其是你自己──都可以跑到(想象的)终点呢?我见过第一次去考就可以考到TOEFL 118,SAT I 2400分的学生(没参加过任何培训),但有可能每个人都获得这样的成绩的么?最可笑的是,这样的人往往显得“很有理想,很有目标”──他们总是说类似的话:“我的目标是6月份的SAT考试考到2200分”……可是,这世上有哪一种设计精良的考试居然允许考生“想打多少分就打多少分”呢?如果仅凭你想得2200分,最终你就能得2200分,那真的是考试么?处处都是漏洞的想法,怎么可能引导正确的行动?

如果基于第二种理解,那么一切都变了。我们不用“假定”自己的起点,我们就应该知道自己的起点──人贵自知。如果不知道,就尽早参加第一次考试,让自己清楚地知道。我们不用“假定”自己的终点,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最终我们能跑多远,事实上,在这种思考方式下,我们明白这根本就不是我们现在应该操心的事情。我们只是知道、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这时间谁都抢不走,除非我们自己浪费。在所有时间花销完毕之前,我们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努力;在此期间我们也会去参加考试,可是,那不是终点,那只是过程中适当地“自我检验”而已。在这确定的时间里,我们“该干嘛干嘛”,只要不停地工作,就肯定不停地进步……在这过程中,要是有人问我,你的目标是多少分?我会说“我不知道……”不过,这并不证明我是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我的目标非常明确:“我将尽量好好利用我的所有时间精力,以及一切可能的调整策略,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其实,这只是一个例子,不过却是一个精彩而又经典的例子。事实上,生活中太多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之中被第一种理解所左右。回头想想,我自己也同样犯过类似的错误。比如,我曾经暗暗下决心,“四十岁之前退休”。现在已经38岁,想起当年的幼稚颇有些难堪。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知道用刚刚的讲解改变了多少家长和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而彻底改变了孩子的未来──最终他们获得了以他们的努力可以获得的最佳成绩(或者起码是“最少损耗成绩”),进而获得了自己应得的回报,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到了所谓的“终点”之后又不得不背负着巨大的遗憾被迫前行。希望有更多的学生看懂这篇简单的文章。进而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三个习得技能的基本要素

by 李笑来 on 2010/08/11

in 把时间当作朋友

大多数技能都是可习得的,不论“天分”如何。从简单的“盲打”到复杂的“思辩”、从低级的“感受”到高级的“表达”,皆如是。

盲打很难么?你去问问那些已经熟练掌握的人,他们会告诉你,“这有什么啊!”可就是有很多人学不会,也因此不知道少记了多少笔记,少写了多少文章,少创造了多少价值——当然,那些没学会的人首先可能体会不到这些“损失”,其次也可能事实上也无能力去创造这些可能的价值。

游泳很难么?你去问那些平时靠游泳锻炼身体的人,他们会告诉你,“这有什么啊!”可就是有很多人学不会。观察很难么?你去问那些总是可以细致入微的人,他们会告诉你“这有什么啊!”思辩很难么?你去问那些总是可以逻辑缜密的人,他们会告诉你“这有什么啊!”英语很难么?口语很难么?写作很难么?你去问那些所谓的高手,他们会告诉你“这有什么啊!”

无论那一种技能,既然可以被称之为技能,那它就有实际的用处,而这种实用价值,就是只有那些习得了那些技能的人才可能享用的。相对来看,总是有更多的人基于种种原因而未能获得某些特定的技能;尽管他们往往曾经为之付出努力,但由于最终未能习得而注定因此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因此错过了无数的价值与机会——都仅仅因为最终并未习得。

除了一些极端情况之外(比如,哑巴无法习得外语口语,肢体瘫痪者很难习得游泳……),有三个因素影响一个人是否可以习得某一种技能。

首先是来自内部的因素,认同。学习者必须认同学习目标。百分之百确信那目标是可达成的,是值得为之努力的。现在有很多高中生可以轻松获得托福考试110分以上的成绩(满分120分),本质上来看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他们不觉得这事儿有多难(佐证是很多同学、师哥师姐就早已经做到)。而那些在三流大学读书的人,尽管智商不一定相对差,但是,由于身边从未有人如此,所以,内心并不认同这种目标,也不觉得这种目标有什么价值——于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达成目标。

其次是来自外部的因素,逼迫。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有所成就的人说这样的话:“唉,其实是被逼的……”这不是他们在“低调”或者“谦虚”,他们其实更可能在说实话而已。很多小孩本来怕水,可是被教练(或其他成年人)一脚踢了下去。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跳进去了,也就无所谓怕不怕了。我的一个学生,最终以116分的托福成绩被耶鲁录取——这是结果。原因呢?她说得很清楚,我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供我出国读书,所以我必须拿到奖学金才能出去,所以我只能玩命。而且我还没有退路——我是外地户口,当时人在北京,无法参加高考。很多人都是如此,能够走到尽头,是被逼的。

有的人运气足够好,尽管自己并不一定认同,但是被逼做了功课。象棋王后谢军如此,功夫明星七小福(成龙、洪金宝等人)亦如是。然而,不管运气好不好,都需要最后一个因素:时间积累。只要是稍微复杂一点的技能,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够达到专家级别的水准。而且,这些时间无法跨越。这就是老司机和新手之间的巨大不同。老司机有十几年的驾龄,也就是说,他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路况,所以才“经验丰富”;而有一些路况,就是得开车若干年之后才可能遇到的。

可是,也有很多只需要花费一个下午就能搞定的技能,可偏偏就是有大量的人一辈子都没能习得。比如盲打。找个练习软件,摆弄一下午,就能学会。至于“熟练”,是早晚的事情;因为敲键盘是大多数人必然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学生还是文员抑或老板),所以,在用的过程中,必然会越来越熟练,直至(甚至超越)一个“够用”的水平。可偏偏就有很多人不愿意花费那一下午时间,甚至在那里疑惑“是否真的应该学习标准指法呢?”然后吃一辈子的亏且不自知。首先自己不认同,又因为运气不好,所以没有外人逼迫,于是,也不可能涉及到第三个因素,从未投入时间去积累。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